语言是活的,就像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,也会新陈代谢,生老病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旧字会被慢慢遗忘,新字会被造出来,旧的含义会消失,新的含义也会出现,汉字就是这样一种文字。
换个字代替“手机”
如果新创造一个字,用来代替“手机”这俩字,这个字应该长什么样呢?
网友HOXE提供了一个思路:根据第一性原理,原始人拿到手机会放在手机玩,然后一步步推演,用现代汉字的结构进行替换:
第一个字比较象形,越往后越抽象。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,但要说没有违和感是不可能的。
头脑风暴,脑洞大开
高手在民间,网友们开动脑洞,动手造字,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有人指出像是娱乐的“娱”字:
更多人从形声字角度造字:
有人借机玩梗:
这个既具象,又抽象:
手拿方块听,直接画了出来:
盯着手机看的:
有人说,“囚”可以代替“手机”,既会意,又象形:
用手上下滑屏幕:
更复杂的结构:
这个的支持率非常高,简单明了:
其实汉字里面已经有这个字,跟“扟”是异体字:
上下结构:
有人祭出这个字,跟phone谐音:
很奇怪的一个字:
还有不少人开始讨论是否应该新造一个汉字代替“手机”,甚至有人反对再造新字。
有人认为楼主的字意思是“玩手机”是一个动词,而不是名词“手机”:
字和词不是等价的,从音节角度考虑的:
给旧字赋予新意足够:
认为是“玩”的近义词:
古人玩玉更高端,我们玩手机:
反对新造字的:
支持造词的理由:
总的来说,支持的网友,像是拼乐高积木一样,用现有汉字零件拼出“手机”。
反对的网友,则提倡基于既有汉字,延伸、衍生出新的含义,来表达“手机”的含义。
你认为哪个字能代表“手机”?
文字含义发生变化的事情一直都有。
比如 “囧”字的本义是光明、明亮。 “囧”字的形状像一个人眉眼下垂、张口结舌的表情。
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,被网友赋予了“郁闷、悲伤、无奈、尴尬、困窘”等新的含义,并成为网络聊天中使用频繁的字之一。
例如“我很囧”,就是表示自己处于一种尴尬或无奈的状态。
再比如:
“槑(méi)”是“梅”的异体字,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、很傻、呆头呆脑。
例如:“你别这么槑槑的,小心被人骗。”
“靐(bìng)”,用来形容雷声。网络用语中,三个雷字叠在一起,被形容指太雷了,被惊吓到。
如:“这部电影的剧情太靐人了!”
“兲(tiān)”,原意同“天”,在网络用语中常被误解为“王八”。
如:“你这个兲!”
总而言之,作为有生命的东西,文字和语言都在随着人们使用习惯的不同而变化,文字和语言的变化,反过来也体现了人们的使用习惯的变化。
文字和语言,是约定俗成的东西,好用最重要,好用就够了。